「白名单」、「黑名单」听多了,但你知道「灰名单」是什么鬼吗?如果你曾经试过贷款被秒拒,但却并没有进过任何的征信黑名单,那么很可能你就在这个「灰名单」里了。
信贷灰名单是个什么鬼?
信贷灰名单则是指一些有失约风险的客户,这一部分人的还款意愿比较低,小贷公司为了控制不良贷款率,可能会加大考查力度,风控严格的公司就会对其拒贷。
通常情况下,一些用户并不在征信黑名单之内,但由于他们的“行为习惯”可能会导致他们存在失约风险,这样的用户往往会在信贷灰名单之内。
哪些行为会进入灰名单呢?
1.不上征信的网贷肆意申请,多家机构贷款
现在流行的手机APP贷款、网络小贷都不上征信系统的,很多客户就肆意申请贷款;但有些“行为”会被大数据记录在案。对于上征信的贷款申请过多更是严重,一个月申请10来个上征信小贷,直接把征信报告给弄花了,之后将直接影响你的贷款和信用卡审批。
2.逾期时间长,长期逾期习惯
信用卡有容时容差,有些盆友总喜欢逾期一两天,不等着客服催,心里就不爽,但这不仅会被该银行的记录在内,长期这样哪天自己忘记那就直接上征信啦!
3.找多个中介代办
缺钱寻路无门,就去中介找钱,而中介往往会集中并反复去各大机构录入你的信息,这样你极有可能被大数据标注成“极度饥渴型客户”,如果是这样你申请贷款只会是越来越难。
4.一个月内多次频繁申请信用卡
这个和频繁申请贷款没多大区别,银行以为你最近极度缺钱,或者在短时间内授信额度过高,这些原因都会成为你秒拒的结果。
有的盆友听说征信如此重要,就开始隔三差两的查询自己的征信,但是你不知道频繁查询征信会也会影响自己信用吗!?
虽说并不是是所有的查询都会影响贷款,但是,如果你隔几天就频繁查自己征信,长期以往还是会有所影响的。小黛建议查询频次1个月1次,可这已经算频繁查询了。
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、贷后管理、异议查询、信用卡审批、担保资格审查、贷款审批等。而后三项要素是属于负面类(信用报告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,查询记录会记录下该段时间内的所有相关查询内容,而用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成功申请信用卡,金融机构会考虑到该申请人是否财务状况不佳)。当这类查询记录或者自己查询过多太频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。
所以,大家还是要控制查询频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