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统计,截至4月6日,已有69家新三板拟IPO企业发布2016年年报,其中近39家公司发布了现金分红预案,总计将向股东送出总额达12.1亿元的“大红包”。细查背景,这39家企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。
连续多年分红,每年都真金白银大把送钱
基础层企业吉人高新(831374),公司在2014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15股并派现1元;2015年半年度每10股转增6股并派现3元,2015年度又每10股派现4元;2016年度,公司董事会“分钱”: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4元,累计派现金2256万元。
连续多年不分红,出手就是一年全部利润
创新层企业长江材料(833138),截至2016年年中,公司近三年均未实施利润分配。今年3月13日,公司发布2016年度报告,同时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5元,共派发现金红利9247.41万元,而本次分红金额占其2016年度全年利润的93.63%。
净利下滑50%也任性,2亿豪气挡不住
创新层企业天地壹号(832898),去年上半年开始营收净利双双下滑,根据其2016年年报,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,同比下降11.02%;净利润2.28亿元,同比下降48.43%。不过,天地壹号依然坚持挂牌以来每半年分红派现的习惯,拟以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5.00元,合计派发现金2.14亿元,是其历次派现之最。
为什么这些新三板拟IPO企业选择“土豪”式分红?巨额分红能说明企业值得投资吗?云端财富俱乐部这就为投资人稍作解读。
攒了多年的利润哪能白送别人
新三板企业在未上市之前,股权相对比较集中,基本都集中在创始团队手中。而我们知道在一个企业发展的成熟期以前,需要不断将每年的利润投入到生产,因而三板企业的原始股东在IPO之前,基本上很少能从公司拿到分红。现在公司已经进入成熟期准备IPO了,当然就不愿意将企业积累下来的未分配利润与IPO之后新进来的股东分享,这时候选择大额度现金分红就可以理解了。
业绩下滑哪儿来的底气发红包
上面说的是业绩稳定上涨的三板企业,那么如果是业绩下滑的公司的呢?理论上来说,企业在业绩上出现了下滑,业绩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公司留存较多的现金,如果拟IPO的三板企业出现了业绩下滑或者明显的非常缺钱的情况,依然选择了大规模的现金分红,这就需要投资人警惕了,这些企业IPO进程估计多半都有一些问题。